郭敬明的商業(yè)帝國正在逐步崩塌。以《小時代》三部曲為分水嶺,青春文學分為郭敬明時代和反郭敬明時代。雖然他早已習慣“攻擊”,但在話題頂峰時,他反而最不以為然,因為爭議意味著關(guān)注,這種關(guān)注將直接轉(zhuǎn)化為收益。
郭敬明是個精明的商人。2015年后,郭敬明的金字招牌失靈,電影《爵跡》遭遇滑鐵盧。上映前夕,出品方樂視影業(yè)甚至在宣傳海報中抹掉了他的名字,他發(fā)微博指責樂視影業(yè)(現(xiàn)“樂創(chuàng)文娛”),但事實便是,郭敬明曾經(jīng)最大的IP——他自己,成為了耽誤他賺錢的枷鎖。隨后帶有他標簽的《幻城》《夏至未至》《悲傷逆流成河》相繼上映,均收視平平或者票房平平。
平庸,是郭敬明現(xiàn)在面臨的最大敵人。近日,啟信寶顯示,郭敬明旗下公司接連注銷,包括旗下作者李笛安的上海令秧文化,以及最線代動漫文化、柯艾文化等。而最世旗下落落主編的《文藝風象》已在去年年底???/p>
就連郭敬明的昔日好友陳學冬也離開了他。資料顯示,郭敬明持有和力辰光999.9萬股,為第六大股東,陳學冬在主演《小時代》大火后將經(jīng)紀約簽在了和力辰光。但據(jù)3月6日消息,陳學冬正式加盟和頌傳媒,成為李冰冰、趙麗穎的藝人。
一直以“青春”名義賺錢的郭敬明,徹底遭遇了他的中年危機。
天之驕子的滑鐵盧
2001年,18歲的郭敬明獲得第三屆“新概念作文大賽”一等獎的好成績,以此開始他商業(yè)生涯的起點。一炮而紅后,郭敬明陸續(xù)出版了《左手倒影,右手年華》《夢里花落知多少》等作品。憑借高額版權(quán)收入,郭敬明常年出現(xiàn)在中國作家富豪榜上。《紐約時報》評價郭敬明為“中國最成功的作家”。
但他的真正身份是商人。他對此毫不避諱:“我對作品或者文學事業(yè)沒有像其他作家那樣,飛蛾撲火一般地把整個身心都投進去。小說可能只占我人生的一部分,甚至一半都占不到。我這還有其他大部分事,比如公司。”
2009年,26歲的郭敬明在上海東方明珠對面購入豪宅“湯臣一品”,單價11萬一平米。他曾經(jīng)形容,看到合適的房產(chǎn)就會讓助理去聯(lián)系,相比股票,房產(chǎn)投資更簡單。2010年,最世文化成立,郭敬明任董事長兼總經(jīng)理,100%控股。公司選址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靜安區(qū),市值上億。在2013年,乘著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東風,郭敬明跨界做起了電影,把《小時代》搬上大熒幕。
可對于這個系列的影評,幾乎不存在爭議,只有謾罵。《小時代》甚至遭到《人民日報》點名批評“斜了時代,窄了格局,矮了思想”,但這些都不妨礙這個系列斬獲了17.9億票房。
其投資方和力辰光的公開轉(zhuǎn)讓說明書中披露,2013年公司主要收入為《小時代1》《小時代2》的分賬收入,占總收入的84%,兩部影片的毛利率高達69.52%;2013年,公司享有《小時代1》《小時代2》20%的收益,獲取該片票房分賬收入3411.71萬元;2014年,《小時代3》票房過5億超前兩部票房成績,和力辰光作為執(zhí)行制片方,獲取票房分賬收入1.14億元。另據(jù)貓眼票房統(tǒng)計,《小時代》系列電影總票房為17.95億,打破當年華語電影票房紀錄。
郭敬明也隨之達到了財富頂峰,投資方樂視影業(yè)也大賺一筆。樂創(chuàng)文娛董事長兼CEO張昭曾說,《小時代》系列成就了樂視影業(yè)。
同樣在2013年,華策影視宣布出資1.8億購買郭敬明最世文化26%的股權(quán)。按照當時的公告,最世文化的估值達到6.92億,一時間,“郭敬明身家7億”成為新聞爆點。與此同時,華策影視還公布“華策最世五年電影計劃”,宣布除《小時代3》《小時代4》外,未來5年內(nèi)將與郭敬明合作5部電影。然而,最后華策影視針對最世文化的投資依然停留在“支付2000萬元,持股為零”的狀態(tài)。
2016年,郭敬明迎來事業(yè)全方位的滑鐵盧。樂視影業(yè)與郭敬明合作拍攝的《爵跡》,據(jù)報道電影的制作成本超過了1.5億,票房要達到5億才能回本,而最終票房3.82億。樂視當初投資小時代所賺的錢,又賠了進去。郭敬明和樂視影業(yè)不服輸,再度準備了《爵跡2》,但因為種種原因,電影上映日期不斷跳票,目前仍未等到官方消息。
另一方面,郭敬明相當支持樂視影業(yè),在2015年用每股一元的價格拿下了500萬股的股份,成為明星股東之一。到了2018年,樂視影業(yè)宣告終止注入樂視網(wǎng)。在此之前不久,郭敬明坐擁近千萬股的和力辰光宣告IPO折戟。
版稅下降? 資本版圖收縮
寫小說、培養(yǎng)粉絲然后再拍影視劇進行二次收割,這一套路對于郭敬明來說已經(jīng)失靈。一向精致示人的郭敬明在公開場合一度失態(tài):“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,所以做什么都是錯的?”
曾經(jīng)的郭敬明單依賴版稅每年就能獲得上千萬的收入。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間,郭敬明牢牢占據(jù)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前兩名,版稅收入每年過千萬。然而自2012年跌出榜單前三甲后,郭敬明在榜單上的位置就再沒進過前六。2017年甚至跌到了五十名開外,收入為230萬。
郭敬明版稅收入的頹勢在2015年時就開始顯現(xiàn)。那一年,網(wǎng)絡(luò)文學大熱,無數(shù)網(wǎng)文作家的作品異軍突起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從2006年到2014年間每年版稅都過了千萬的郭敬明,在這一年只收獲了600萬的版稅,榜單排名為第二十名。事實上,從2014年起,郭敬明就沒有再出過書了。
那一年的郭敬明可能不會在乎榜單排名下降這件小事,因為他執(zhí)導的《小時代》仍然賺的盆滿缽滿。
根據(jù)啟信寶數(shù)據(jù),2001年成名后的郭敬明擔任法人的企業(yè)有6家,同時還擔任了樂視影業(yè)、和力辰光、千和影業(yè)以及北京長江新世紀文化傳媒共計4家公司的股東,相關(guān)公司達到了10家。
自2001年獲得新概念作文一等獎,郭敬明用18年的時間建立了遼闊的資本版圖。但如今,這個版圖正在收縮。他擔任法人的幾家公司包括上海令秧文化、上??掳幕⒆罹€代動漫文化都接連注銷,目前存續(xù)的只剩下上海最世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和上海遐邇文化傳播創(chuàng)作室。
上海最世文化以青春文學出版為主,曾有過《最小說》《最漫畫》《文藝風賞》《文藝風象》四本期刊雜志。其中《文藝風象》在2018年12月3日時已停刊,??瘯r《文藝風象》在官微時表示:“由于出版業(yè)斷崖式下跌的現(xiàn)實原因,這本對于所有人而言包含浪漫情緒與拼搏意義的休刊號,面臨無法出版發(fā)售的艱難處境。”
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啟信寶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郭敬明擔任法人的這兩家公司,去年10月30日都同時變更了經(jīng)營范圍,增加了自有房屋租賃業(yè)務(wù)。